一、农村死人花圈怎么写挽联?
农村老人去逝了花圈看什么人送,才能怎么样写,比如,舅舅去逝,外甥敬献花圈,下款就应写,愚甥敬挽,女婿的下款也是愚婿敬挽。
二、农村出殡习俗?
一、守灵:老人亡故后肯定是要守灵的,这也是出殡前很重要的一步。孝子和孝女要端坐或蹲在地上,不能坐凳子或者高处,必须要日夜不离逝者。逝者头前要放一盏"长明灯",还要放一些祭果,薄饼和一个瓦盆。瓦盆底部钻眼,根据家里儿女多少和年龄顺序来钻,孝子孝女要不断在这个盆里烧香烧纸。盆子旁放一个碗称作"遗饭碗",孝子孝女用餐前必须要先向碗里添少许饭,而且在出殡时放到篮子里,最后放到老人坟头上。而且守灵的时候儿女不能吃荤食,只能吃一些馒头豆腐类的素食。
二、入殓。入殓也是送葬前最重要的一部了,就是将逝者放入棺材。我们这边入殓有"小殓","大殓"之分,大殓指的是收尸人棺,而小殓就是为死者更衣了。入殓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棺底用石灰铺上薄薄一层,按死者年龄抛撒一些钱币。再将五谷撒入棺材中,孝子孝女用干净棉絮蘸水给逝者擦洗面部,最后缓缓将逝者放入棺中,儿女们环绕棺材看亲人最后一面,最后嚎啕大哭结束流程。需要提醒的是入殓有属相犯忌这个说法,一些属相的人不能这个时候见到逝者。
三、出殡。出殡就是整个殡葬环节最隆重的一环了。午饭后主持人大喝一声,村里的相邻朋友抬棺出正屋门,这时送殡的亲友汇聚起来哭喊一片。送葬队伍出发前主事者要把瓦盆用力摔破,拿着放有遗饭碗的挎篮的孩子在前面引路,吹班还有旗牌执事随后。而且男眷和女眷也要按一定的位置站好或坐车。孝子拿着引魂幡披麻戴孝,按长幼来罗列,白布拉灵,其他亲属朋友按着辈分排列在后面。主持人将一柳木棍子送到长子手中,长子按照一定的动作方向大喊三声后昏厥主事者搀扶。一行人浩浩荡荡出村。
四、下葬。这也是逝者在阳间最后的停留了,是非常郑重其事的。到墓地后要把棺木放到墓穴中,让死者的儿女调正朝向,再放长明灯到棺前,棺材上还要放一种名为"阴阳瓦"的瓦片,上书逝者姓名,生卒年月。孝子还要绕墓穴左右各转三圈,向墓穴扔土,烧"回头纸",最后向乡邻朋友叩首表示谢意。亲人散开后要将孝服迅速脱掉回家。乡邻最后将死者掩埋堆好坟头,出丧就结束了。
三、农村老人过三年花圈挽联?
老人过三年挽联 一生俭朴留典范 半世勤芝传嘉风 勤俭度日遵遗训 努力工作报余恩 事业已归前辈录 典型留与后人看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著作等身身不老 子孙维业业长存 等闲暂别犹惊梦 此后何缘再晤言 桃花流水杳然去 明月春风何处游 风凄暝色愁杨柳 月吊宵声哭杜鹃
四、为什么在参加葬礼时要送菊花?
丧礼的时候送菊花和白花不同的含义
中国人的葬礼一般用白色装典,近100年来爱到了西方丧葬文化的侵袭,人们慢慢的葬礼西化,黑礼服、墨镜等出现在华人的葬礼中,但与中华传统中的文化有一些不协调,故就用白菊花来代表骨子里有中华意义了。
葬礼上的菊花,一般是鹅黄或者淡黄,白色为主,选用的品种一般是雏菊,有些地方也喜欢用不是“绣球”的大丽菊来代替。有人会将在葬礼上的菊花称为“来世”,当然也有一种希望逝者永远如秋日的绽放的菊花一样,高洁、清泠与世界!
为什么在参加葬礼时要送菊花?
整束的黄色或白色菊花,因为色调太过低沉:颜色不鲜艳的冷.古代都是三牲,五牲,在葬礼上送花是近现代才有的事情,在葬礼上采用大量的黄白色菊花,另外就是因为在这种场合下用菊花比较贴切,容易引起忧伤的情绪菊花常见的有黄色和白色两种,菊花的花语中含有高洁\,(我国习俗,淡色系的花一般都是用在丧葬等不好的事情上面)。
其实.而中国人本来在这些情况下.就喜欢用黄白色.菊花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怀念,纸人纸马.近现代从外国学来的,葬礼上送花.国际上通用的,菊花的花语是离别,伤怀。
也不是所有菊花在葬礼使用的, 黄 菊与白菊在一起表示肃穆哀悼 ,只有在葬礼时使用,不可随意赠送。
孝菊是形容在葬礼上送的菊花,组成清明节花束的花材可以从几种中来选择:马蹄莲、康乃馨、唐菖蒲、菊花,什么类型的花都不重要,毕竟这没有强行规定,个人认为送对方生前最喜欢的话,或者最能表达你对对方感情的花就是最合适的,另外一些颜色较淡的百合,点缀以紫色、玫瑰、勿忘我等,可以献黄色或白色的菊花
为同辈,也可以先黄色白色菊花。
为长辈、龙胆都是不错的选择花的色彩要素淡,以白色为主,黄色为辅。
为朋友、其实觉得颜色的花,选择他生前喜欢的花就好,不需要拘泥于形式、
白菊花,白菊因为这些都代表纯洁.如果没有就送白色玫瑰.送白色或者黄色的矢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