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叔叔过世侄女随多少礼?
这个得看平常走的关系。亲叔叔是父亲的亲弟弟,一奶同胞,从血缘上特别近。亲叔叔过世,正常情况下,侄女礼不能低于叁佰,伍佰差不多。叔叔如果没有女儿,妆老衣服侄女都得给买,这是我们这的习俗,不知别的地方怎么样?假如和叔叔家关系走的不好,侄女那礼钱不好说了。
二、查连云港什么地方送那么多花圈?
连云港市区送花圈的地方有:
连云港老百姓花圈店,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巨龙南路与海连西路交叉口西北侧。
西张夏村委会花圈店,地址: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西张夏村委会。
三、抗日山名字由来?
汽车蜿蜒前行。远远地,望见山顶上一面红旗迎风招展。再近些,依稀可见,一座高高的纪念碑上,站立着一名威武的战士,一手高举红旗,一手紧握钢枪,眺望着远方——那是祖国的海疆,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70多年前,因为这座碑,成就了这座山;70多年来,在人们的心中,这座山就是一座碑。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是沂蒙山余脉在黄海之滨甩出的一个尾巴,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和滨海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冒着枪林弹雨为自己的战友修建烈士陵园。1634座烈士墓,3576个烈士英名,真实记载了一个个苏北鲁南军民同仇敌忾、热血杀敌的抗战故事。
一
城西镇仙修铺村。绿油油的小麦已经抽穗,村头上,一两名妇女正在侍弄菜园。当年打鬼子的事,89岁的刘昌顶老人历历在目。坐在小院里,老人的讲述把我们带回了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
1941年到1944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赣榆地处青岛与南通之间,要在此阻止日军南下北上会合,这项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日军占领赣榆后,从县城青口到沿海各村镇盖岗楼设据点,封锁海岸线,围困沂蒙山区。为了尽快在滨海地区插入敌后,创建新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3月,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在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的指挥下,与山东纵队2旅配合,打响了青口奔袭战。
有记载:战斗异常激烈,持续6天5夜,我军告捷,攻克10多个伪军据点、击溃3个团伪军、缴获大量粮食衣服枪支弹药。青口奔袭战,打破了敌人的海上封锁,打通了我华东与胶东的联系,创建了滨海抗日根据地。
刘昌顶和战友们的任务是打青口、朱堵一带的日军岗楼。打仗之前,上级部队就送来弹药,子弹少,每人一二十发,手榴弹每人五六十个,缠在身上两三圈,还要带上两天的干粮,死沉死沉的。炸药有的用布裹起来,有的装在洋铁桶里,都是晚上打。
“条件那么艰苦,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胜仗?”
“为什么?共产党依靠群众,俺熟悉地形,哪高哪低,哪能藏身哪有河,清清楚楚,都是晚上摸黑打。”刘昌顶老人深情地说:“共产党还有一条好,负伤的、牺牲的战友,没有被撂下的。哪怕晚上到敌人阵地上‘偷’,也要把战友的尸体背回来。”
二
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和滨海军区决定修建抗日烈士纪念塔。战士们利用战斗间隙抬石背土,周边村庄的石匠们出工出力。日军“扫荡”干扰,物资短缺,但这都没能阻止滨海军民修建纪念塔的脚步。
一天,正在党校学习的山东纵队2旅4团团长武中奇,被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召了回来,任务是书写碑文。没有大号毛笔,用几十根苘扎起来,一气呵成“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铁骨铮铮的大字。
雨过天青,白云悠悠。历经70多年风雨洗礼的抗日烈士纪念塔,巍然屹立。“天圆地方”的纪念塔,高14米,由大理石砌成。“纪念塔的厚重,无疑是中国人民气节的厚重!”在刚刚从敌人手中夺回的土地上建塔立碑,这个举动无疑宣示着不可撼动的意志:保家卫国,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1942年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四军政委刘少奇来到赣榆大树村,得知此事,就更加坚信滨海抗日根据地一定能够壮大。
纪念塔往下走,是用石头垒成的抗日烈士纪念堂,仿照延安窑洞的样式,表达当时滨海军民远离延安心向党的革命情怀。纪念堂内,花岗岩石碑上,密密匝匝地刻着先烈们的姓名,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硝烟炮火中奔跑搏杀。
将士同心,生死相守。滨海军区政委符竹庭将军墓的南面镶着他的铜像,那是战士们用30多公斤子弹壳铸成的。将军面容英俊、目光刚毅。这位江西广昌的“小鬼”,15岁参加红军,16岁入党,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平型关大捷到创建滨海抗日根据地,屡建奇功。1942年抗日烈士纪念塔落成时,将军曾说:“假如有一天我牺牲了,请同志们记住,也要将我安葬在这里!”一语成谶,第二年,符竹庭以身殉国,时年36岁。
这是一座16人合葬的公墓,东碑为新四军军长陈毅的题词:“浩气长存”。西碑为滨海军区司令员陈世榘的题词:“英灵千秋”。
1943年3月,新四军团以上干部、战士共51人赴延安学习,途经赣榆小沙东黄海海面,与日军巡逻艇遭遇,一场木船对铁艇的海战打响了。新四军将士们用手榴弹和驳壳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从凌晨一直坚持到黄昏。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等16人壮烈牺牲,其中包括田守尧将军的妻子陈洛连等4位女同志。时年29岁的彭雄牺牲时,同行的妻子得以幸存,当时已有5个月的身孕。
得道多助,正义必胜。山腰上,两座国际友人的纪念碑格外引人注目。一位是德国共产党员、战地记者汉斯·希伯,一位是从侵华日军战俘成为八路军战士的日本人金野博。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为正义献身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被人们铭记。这里何尝不是他们的故乡?
一个炮筒造型的纪念碑上,镌刻着1942年至1943年一年间滨海根据地军民的主要战绩:参加大小战斗1128次,击毙日军689人,击溃伪军6000余人,缴获大炮7门、步枪4254支……
刺刀、炮筒、手榴弹、子弹,这些特殊形状的建筑,承载着闪烁寒光的记忆,又透露出抗战时期独特的战争美学。它们静静地讲述着一段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这些都是历史,也是昭示历史进步的教科书。
三
暖风拂面,紫荆花开。历经多次整修扩建,抗日山烈士陵园亭塔耸峙、古朴肃穆,已被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陵园管理处副主任陈亮说,每年清明时节,都有苏北、鲁南等地各界民众20多万人前来扫墓,凭吊忠魂。
本报采访小分队向烈士们敬献花圈,鞠躬致意。一旁路过的瞻仰者也驻足肃立。
三个青年人正拾级而上。你们从哪里来?为何而来?中间那位姑娘嫣然一笑,她家就在山下,从小学起,每年迎春花开的时候学校都组织来扫墓,后来出去上大学了,再后来到南京工作了,但只要回到家乡,就会上山走走,因为,这山上有一种纯粹的东西,叫你安静,能告诉你为理想奋斗,为爱情厮守,是多么酷的事!
登高远眺,满目葱茏。昔日光秃秃的山陵建成采摘观光园,老石匠的后人们正忙着搞石雕赚钞票。当年小沙东海战的那片滩涂上,像按了快进键似的翻着片儿,出海的渔船已经靠港,石化厂加紧生产,游艇生产线投产,电子商务园区忙着招商,沿海高速路贯通南北,沿海铁路一天天延长,城里乡里的人们都爱上了广场舞,全家老少开着汽车去吃喜酒……
很难忘记那一幕:刘昌顶老人拄着拐杖,执意要把我们送到路口,反复念叨,共产党真了不起,你看,家家住楼房,哪能料到老百姓过得这么美,抗日山上的战友们要能看到这一切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