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有女初长成,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情窦初开,对甜蜜的爱情充满了憧憬,在爱情突然来敲门时,却又很娇羞。“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唇绛·蹴罢秋千》中的这三句就将李清照少女时代害羞的纯情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18岁那年,李清照邂逅了自己的爱情,她在元宵节相国寺赏花灯时与赵明诚相识,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就在这一年,她怀着对爱情的浪漫憧憬,与21岁的赵明诚步入婚姻的殿堂。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如实记载了他们的甜蜜爱情:“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时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婚后,二人知音相赏。志趣相投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闲暇时刻便填写几首歌词,两人的新婚生活美满而幸福。
两年后,赵明诚进入仕途,到青州任职。李清照独守空闺,在赵明诚不在她身边的时日里,李清照写下了一首首倾诉相思之情的词作,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在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的幸福时光中,有太多的值得词人回忆的点点滴滴的温情与浪漫的时光。正是因为这样温馨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这样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在赵明诚不在身边的时日里,李清照才会格外思念他。
尤其是在亲人本该团聚的节日里,赵明诚不在身边,李清照的这种思念之情就越加浓烈,他将缕缕相思之情汇成一行行娟秀的词句写在彩笺上,装进信封,寄给远方的赵明诚聊表相思。
在一年的重阳节里,李清照独自面对东篱中绽放的菊花,不禁让她触景伤怀,此情此景,让她对丈夫的思念与日俱增。这让她回想起以前与张明成共度的重阳节,那时他们会把酒赏菊,登高望远,吟诗弄月,共度佳节。
良辰美景又一次牵动了她无限的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蕴含着无限思念之情的《醉花阴》,寄给了远方的丈夫赵明诚。
赵明诚收到李清照寄来的书信后,感动不已,尤其是当他读到李清照的这首蕴含无限思念之情的词作时,更是百感交集。他有感于妻子李清照对自己的一片深情,便下定决心也要写一首词作寄给妻子,而且他想要在表情达意上超过李清照的词作。
于是赵明诚闭门谢客三日,一连写了50首,然后他将李清照的词也夹杂在自己的作品中,请友人前来评定。不料友人品读再三之后,认为在这诸多的词作中,只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最好。
因为这则流传很广的故事,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也广为人知。因为历代词学评论家对这首词的推崇,让李清照的《醉花阴》成为蜚声词坛的精品佳作。《醉花阴》原词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开篇句“薄雾浓云愁永昼”,词人从这一天的天气状况入手,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阴云浓雾,这种阴暗潮湿的天气最容易影响人的心情,让人变得愁烦。
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这是人之常情。天气对人的心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好天气能使人心旷神怡,而糟糕的天气又会造成人的忧郁寡欢。各种气象要素中,气温对人们的影响最大。酷热使人心情烦躁,潮湿的雨天易使人的心情忧郁和情绪低落,雨过天晴则会让人心情舒畅。
对词人来说,本来想趁着重阳节,到外面去感受节日的气氛,但外面不好的天气状况实在叫词人提不起出门游赏的情致,她只好待在屋里。
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光的足迹又是那样缓慢。
尤其是“愁永昼”三字,从字面上可以想见,她整整一天都很愁闷,在时间的煎熬中一分一秒地度过了这百无聊赖的一天。
她若有所思地看着香炉里的袅袅青烟。此时的李清照,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两地分居,这时她独守空闺,对时间是特别敏感的,也难怪词人对这雨雾迷蒙的漫漫长日感到难捱了。词人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烟雨迷蒙的天气,一窥词人内心的苦闷。
接下来三句,词人点明了重阳节的时间节令,“佳节又重阳”中的佳节即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是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有朋友聚会、亲人团聚、登高插茱萸、把酒赏菊等传统习俗。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就发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
重阳节意味着亲人团聚,敏感的词人也想着能与丈夫在这一天重聚。而此时赵明诚又在千里之外,节日里没有丈夫的陪伴,没有丈夫的节日祝福,甚至一份节日礼物也没有收到。
词中的“玉枕”与“纱厨”,分别是瓷质的枕头和沙质的帘子,这还是对闺房内景的描写。从瑞脑、金兽、玉枕与纱厨这四样物品陈设来看,闺房布置是很精致的。
词人正是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词人优雅的生活方式与高雅的审美情致和此时此刻词人的孤寂和落寞形成强烈反差。
闺房虽然布置精美,但缺少丈夫在身边时的那种欢声笑语,抑或缺少两人在一起时的温馨气息与浪漫情调。丈夫不在身边,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也就愈加强烈。
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妻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词人在这里要传达的何止是身体上感受的寒冷。闺房中精致的物品陈设是她与赵明诚幸福美满婚姻的见证,而现在只是词人独守空闺、孤芳自赏的见证。
再加上重阳节这天不良的天气状况,室外迷蒙的雨雾与室内袅袅的青烟,就好像萦绕在词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缕缕愁情一样,这情与景也更加衬托出词人黯淡愁烦的心绪。
由于李清照从小受到的文学艺术的浸染,她对美与艺术有着敏锐的感受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她爱用鲜花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桂花、梅花、海棠都是词人表达情感的常见花卉。
但李清照对菊花却情有独钟,菊花是李清照词苑中的一朵琪花瑶草,如《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再如《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中的“不如随分樽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菊花寄托了词人不同生命境遇下的心绪与情怀,见证了词人欢乐与痛苦,哀怨与绚丽的人生。在李清照不同的生命时期,菊花有着不同的风情姿态。她以一位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词人独特的情感体验描绘出了一幅幅唯美动人的菊花情愁图卷。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把酒赏菊是重阳佳节的重头戏。
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来到庭院把酒赏菊。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
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两句中,李清照了无痕迹地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两句。词人无法与远在外地的丈夫共度赏花饮酒这良辰美景乐事,实在是遗憾。“有暗香盈袖”中的“暗香”在诗词中通常指梅花。
李清照匠心独运,将形容梅花的诗句移花接木到菊花身上。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与梅花相似,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两句写词人无法排解对丈夫的思念。
在菊花绽放的重阳节,本该是她与丈夫共度佳节的,但在如此重要的节日里,词人独自一人品尝那份孤独与寂寞,所以她脱口而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比菊花还要消瘦可怜,节日的气氛与词人内心的愁情,在极度不协调中漫卷而来。
“莫道不消魂”带有反问语气,词人哀怨的情愫跃然纸上,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帘卷西风”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这阵晚风也打消了她饮酒赏菊的兴致,于是再也没有饮酒赏菊的情趣,便匆匆回到了闺房。
回到闺房后,词人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那柔长的菊花枝条在晚风中摇曳着动人的身姿,那纤细的瓣瓣菊花,在晚风中傲寒绽放。
回想起此情此景,这风中的菊花,不正是此时此刻词人的写照吗?这也让词人顿生“人比黄花瘦”的喟叹。晚风中的菊花、因相思而致形体消瘦的词人,两者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贴切又传神。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最后三句可谓神来之笔,历来好评如潮,这得益于李清照对文字做了合理恰当的排列组合。
首先,“莫道不消魂”是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用它带动语气,作为引子。接着是动态描写,“帘卷西风”是“西风帘卷”的倒装。最后人物才出现,“人比黄花瘦”。这三句一气呵成,前两句环绕后一句,起到绿叶衬红花的作用,好像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
这三句也是词人积聚于心的情感的总爆发。面对重阳佳节,词人心中无望的相思哀愁无法自抑,只有瑟瑟西风恰似解人意,悄悄地卷起门帘,宛若离人归来。
然而,在一次次失望的煎熬中,词人的愁情却更加浓郁。词人抬眼间,蓦然瞥见帘外黄昏时对饮的菊花,花瓣细长而纤弱,在萧瑟的西风中摇曳飘零,反观自身,觉得自己比那菊花更消瘦、憔悴,真是人不如菊。
菊花既是清丽俊秀的,又是高雅端庄的。以菊花自喻,更清楚地表现出词人对丈夫思念的深切、爱情的真挚,以及词人的高标逸韵。
以帘外的菊花与帘内的词中人相互映衬,境况相类,形神相似,不仅把词中人的神态展现了出来,而且也揭示了词中人的情操,创意极美,而且词中人恰恰就是李清照自己。
更有甚者,因花瘦而言及己瘦,以人瘦胜于黄花,物我交融,情景交融,极其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离思,与词旨相合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之感。
贯穿全篇的愁思,到这里用一个“瘦”字使它得到了最生动、最形象的表现。万般言语,千情百思都集中透入这一“瘦”字,形象鲜明含蓄,耐人寻味。情不说破,而情愈深,可谓幽情凄清,声情并茂。